光晕是什么现象 太阳光晕外形是什么

更新时间: 2024-05-17 09:50:07

导语:光晕是什么现象?光晕并非稀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常遇到,当太阳或其他光源穿过云层或水滴时,就会形成光晕,而且这种现象常常出现在下雨后的天空中,给人以神秘而美妙的感受,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太阳光晕外形是什么吧!

光晕是什么现象

虽然光晕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但它们很少被粗心的观察者发现。当你注意到的时候,就会看到以太阳为中心的光晕以一个很窄的白色环出现,或在月亮周围出现,但不常见。当天空被一层薄薄的卷云或卷层云覆盖时就会出现晕。当早晨或下午较晚时,太阳接近地平线时光晕出现得更多。居住在太阳高度比较低、经常有卷云的极地地区的人们就经常能欣赏到晕和相关的景象。最常见的光晕称为22°光晕,因半径为22°度而得名。很少能看到的是更大的46°光晕。

和彩虹一样,晕也是由太阳光的色彩分离而产生的。不过这时是冰晶而不是雨滴反射太阳光。所以与晕一起最常出现的云是高云。由于卷云常常是冷锋抬升而形成的,因此晕被描述为恶劣天气的前兆,正如下面的天气谚语所说的那样:“月亮带环,大雨行船。”形成晕的4种六边形(六条边)冰晶的基本类型是:片状、柱状、冠柱状和子弹头状。因为冰晶的排列方向是随机的,所以漫射的光线产生了一个以发光体(如太阳或月亮)为中心的

近乎圆形的光晕。22°和46°光晕的主要差别是光线通过冰晶的路径不同。生成22°晕的散射光线只碰到一次界面并且从另一界面离开冰晶,其改变的冰晶界面之间的角度为60°,与普通的玻璃三棱镜一样,所以冰晶以类似于三棱镜的方式将光线分离而产生22°的光晕。相对而言,46°光晕的形成是,光线先通过晶体的一个界面,然后从晶体的顶部或底部离开晶体。

这样,两次光线路径角度的改变是90°,可见通过两次晶体界面的光线的折射角是90°。相对于光源和光线通过冰晶界面改变了90°角,其中心正好是46°,所以就起名为46°光晕。还可以观察到其他类型的晕或局部晕,所有这些晕的形成都与大量冰晶的特殊形状和排列方向有关。虽然冰晶散射光线的方式与雨滴(或棱镜)的方式一样,但晕一般是白色的,不会显示出彩虹的颜色。这一差别主要是因为雨滴的大小和形状比较一致,而冰晶的大小变化很大且形状不规则。因而,虽然单个冰晶可以与雨滴相同的方式产生出各种颜色的彩虹,但许多冰晶之间的颜色因互相重叠而失去色彩。偶然的情况下也会出现由一个微红的光带围绕着一个白色的环。与晕有关的最壮观的景象之一是幻日。在22°晕附近的太阳两边可以看到两个明亮的区域,或常称为“幻日”。

幻日形成的条件与日晕相同并与日晕有关,唯一不同的是幻日的出现需要有大量的垂直方向排列的冰晶存在。当拉长的冰晶缓慢下降时会出现这种特殊的情况。垂直排列的冰晶可以造成太阳光线集中在(与人造的玻璃很相似)相距22°的太阳两边的两个不同的区域。另一个与冰晶下降有关的光学现象是日柱。这些垂直方向的光柱大多数境况下可以在日落之前或日出之后的很短的时间内从太阳向上延伸时才能看到。当太阳光从下降的冰晶底部向观察者反射时也会出现这些光柱,这时它们呈片状就像缓慢飘落的树叶一样。当太阳高度很低时,直射的太阳光都呈微红色,所以日柱也有相似的颜色。也会看到日柱向太阳下面延伸的景象。

太阳光晕外形是什么

卷层云出现时,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

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电话:
邮箱: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0 tianqiyubao4.com

闽ICP备18026954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