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酱块怎样发酵

更新时间: 2024-06-11 11:06:04

一)东北大酱块怎样发酵

东北大酱块发酵方法是室温控制在28℃—32℃之间,时间的长短随温度变化而改变,时间大约在60天左右。发酵大棚的温度通常控制在30℃—40℃为宜,每个酱缸早、晚各搅动一次;发酵到酱色金黄、酱香浓郁、无酱疙瘩、黄豆酱没有气泡喷出为宜。

东北大酱指的是东北特有的一种酱料,东北大酱有豆瓣酱和盘酱两种做的比较多,但现在比较流行的只有豆瓣酱,所以一般所谓的东北大酱对现代人来说就是豆瓣酱。

二)东北大酱为什么是臭的

东北大酱的味道是“臭”的,但这是制作不当引起的发酵问题,是阶段性的,酱发酵的过程中都会有这个味道的。做不好的人多了,这种误解也就多了。做法虽然大同小异,但是不同人做,不同时节做,不同气候条件下做,储存地方不同,沉淀时间不同,做出来的东北大酱完全不一样,可以香得诱人,也可以臭到让人一闻就想吐。

三)东北大酱盐放多了怎么办

制作东北大酱时盐放多了会导致发酵速度变慢,因此可以将大酱放在阳光下暴晒,从而提升温度并加快发酵速度,也可以在大酱中加入搅碎的发面馒头,既可以缓解咸味,也可以加快发酵速度。

大酱又称黄酱、豆酱,其生产原料为大豆、面粉、食盐和水,它是经过制曲和发酵等过程而制成的,优质大酱为红褐色而且带有光泽,大酱是常用的烹调原料,适用于爆、炒、烧、拌等烹调方法。

四)东北大酱的做法

1、东北大酱很讲究时间的,一般一年中有两次做酱的时间,一次是腊月,一次是正月末,二月初,下酱的时间也是要十八或廿八这两个时间。

2、将准备好的黄豆放入水中发泡,泡好的豆子,全身胀大,将豆皮撑破了,然后将豆皮挑出,将豆子清洗好。

3、大锅生火,将泡好的豆子和水放入锅中烀。水不能太少,以免糊底,也不能太多,这样烀好的豆子会稀。水放少些可以在中途添加,注意火候,发现有糊香,就加点水。豆子烀好后呈红色,越发红,说明豆子越好,这样做出来的酱就会香。

4、将烀好的豆子杵碎,不要有豆瓣。也可以用缴碎机,将豆子缴碎,这样缴出来的豆子碎得细,可以省很多力气。将碎好的豆子放在平板上用力的摔,将豆子往一起摔,做成一个个酱块,要让做好的酱块不要裂开。

5、将酱块用干净的棉纸包好,外面缠上线,防止棉纸裂开。然后将包好的酱块放置在稍微温热的地方,以备发酵。不能太热,那样酱块会太干,不会发酵。也不能太凉,那样酱块就不发了。

6、一般酱块要发酵两个月,发好的酱块会有刺鼻的气味产生,这时就可以将酱块打开进行清洗了。因为酱块是发酵的,经常会有霉菌产生,所以,如果看见霉菌,不要害怕,是正常现象。用刷子将酱块刷洗干净后,掰成小块 ,放在阳光下晾晒。要晒干,不要存水。

7、准备一个瓷缸,将晒好的酱块按需要和水一起放入缸中,加盐。盐要多加,酱咸一点没关系,但若不够咸的话,酱会变成臭酱,会很难吃。一般10斤豆子最少要放4斤盐,当然也和水量有关。

8、酱块入缸后还需要发酵,这时要注意每天都用要制的酱爬也就是酱杵来打酱缸。也就是每天早上的时候要一遍遍的搅动缸中的混合物,使酱中的杂质浮在水面上,再用勺子将浮在表面的沫子和黑色的杂技撇净,这样最后做出来的酱才是最干净的,也是最香的。

9、酱缸要用一块布蒙上,要透气不透灰的。外面要盖上防水的铁皮盖子。酱在发酵的时候要每天早上打一遍缸,然后就要晒缸,就是铁皮盖子拿掉,在阳光下晒。不晒缸、不打缸的话,做出来的酱会有很难闻的臭味,不好吃。下雨天要注意防水,盖上盖子,不要让雨水进入缸中。

10、发好的酱会呈黄色,发红,这时的酱 香气浓郁,就可以吃了。蘸酱菜,鸡蛋酱,各种美味……取酱的时候要注意用的勺子不要有水,要用干的勺子。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电话:
邮箱: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0 tianqiyubao4.com

闽ICP备18026954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