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的丧服是怎样的 厦门的丧服介绍

更新时间: 2024-05-27 13:51:07

导读:原始时候就有丧服习俗,只不过原始时期的丧服制度一直变化,并没有统一的服制,也没有统一的丧期,所以当时没有形成一定的制度。直到西周前期,丧服制度才逐渐趋于系统化、制度化。那么,惠东的丧服是怎样的?厦门的丧服介绍去哪看呢?和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惠东的丧服是怎样的

惠东的孝子在仪式中则身穿白色长袍,外套麻布短坎肩,腰系麻绳,脚穿草鞋,如没有穿,也需系在腰上。头上绑头白,在脑后打结,余下部分垂于后。此外,头上还要戴上麻布制的单梁麻冠。长孙也需要身穿白色长袍,头上扎头白,只是没有麻布坎肩等。其他孙子,只需上身穿白色上衣,下身深色,头扎前缀有一小块红布的头白即可。侄子和孝子的结拜兄弟都需要身穿白色长袍,头上扎着缀有小块红布的头白。如果哥哥为弟弟服孝,只需要头上扎条头白;而弟弟为哥哥服孝,则穿白衣,头扎缀有红布的头白。女婿通常只扎一条缀以红布的头白。

在同安,孝男的孝服为:头缠俗称“头白”的白布条,上贴一小块粗麻布,做功德时头上还需要戴上俗称“麻甘头”的麻冠,上有两个麻球垂下,俗称“师公铃”;身穿白色苎布长衫,腰系麻绳,并夹一些缠着麻布块的金纸,做功德时外加长麻衣,脚穿白袜和草鞋;手中拿着长约20厘米的孝杖。父丧,孝杖用竹做;母丧,丧杖用苦楝树枝做。干儿子的孝服与孝子的类似,只是头白上不加麻布块,而是加一小块红布;此外,腰上的麻绳不用夹缠有麻布块的金纸,其孝杖的上端要圈一点红纸。

孝媳的丧服为:身穿白色苎布的短衣与长裤或裙子,腰上系以麻绳加金纸,做功德时加上麻布围裙;头戴头白加上黑色的头巾做的“塌尖”,上贴有小块麻布,脚穿白袜和黑布鞋,鞋头上缀一小块麻布。未过门的媳妇,身穿素色便衣,一条红布圈斜披,或做成“塌尖”盖在头上。出嫁女儿的丧服与媳妇基本相同,身穿白色衣裤或裙子,头上戴头白加黑巾,但不加小麻布块以示区别;此外,脚上的黑布鞋上也没有麻布块,而是苎布块。腰上系油麻绳,加上金纸。未嫁的女儿首服为头白加麻布块,身穿白衣裙或裤,腰系油麻加金纸。脚上穿黑色布鞋加上白色苎布块。女婿的孝服为白布袍,头白加上红布条斜披于身上。小舅子只需要一条头白加上红布条斜披于身上。

如果还没有媳妇,亡人的妻子需参加丧礼,送丈夫出葬。此时其上身穿白色短衣,下着白色长裤,头戴黑巾,脚穿黑色布鞋即可。死者的兄弟服丧,只需要一条头白绑在头上或扎在右臂上。

死者的姐妹,上身穿白衣,头白加花巾盖在头上。同辈的堂亲女性参与丧礼者,需头戴白色长巾,身穿白色短衣,下身只要素色即可。同辈男性堂亲如来参加丧礼,其头上缠一条白色的头白,衣服素色即可。小舅子的妻子如来参加丧礼,其需要头盖长头巾,中缀一小块红布,内藏黄巾。

本家侄子的孝服通常是:头上缠头白长巾,但需加一小块苎麻布,现多用塑料编织的麻袋布,剪一小块为标记,以同孝子区别;身穿白长衫,脚上随便。本家侄女的头上,盖着白色头白做的塌尖盖头,上加一小块苎麻布,上身穿白色短衣,下身为白色长裤。外甥与外甥女的丧服则是一条夹有红布的头白,斜挂在身上。未过门的孙媳妇,如果来参加出殡仪式,则头戴红布做的盖头。

作为第三代的孙子,其孝服通常为:头上绑一块加小块苎布和青布的头白,身穿白衣;脚上穿加有青布的黑鞋或白鞋。孙子辈中,长孙需要在丧礼仪式中执幢幡或牌匾等。外孙与外孙女的丧服为一条夹有青布的长头白斜挂于肩上。曾孙与玄孙均只需缀小块青布的头白一条缠在头上。

厦门的丧服介绍

在厦门市区,丧服多黑色,这可能是受外国的影响,因在鸦片战争后,厦门作为通商口岸之一,有许多外国人在此地生活。外国人的丧服尚黑,所以,厦门市里丧服崇黑。不过五服的区别仍存在,这主要体现在头与脚上。作为孝子与孝媳,其丧服为黑色的衣裤,腰上系麻皮。头上的头白是用一块方形的白布斜对折后,再向上折出条状,然后扎在头上,头白的正中缀一小块麻布;此外,黑色布鞋的头面处,也缀一小块麻布。孝女的头白上缀麻布,鞋子上则缀苎麻布,腰上系麻皮。女婿头白缀红加苎。孙子、孙女的头白和鞋上均缀青布。外孙、外孙女头白与鞋上缀红加青布。侄辈、曾孙辈等头白上缀红布块。其他远亲,则手臂上带黑纱袖章。朋友等来送行的则在胸前别一朵白纸花。

而在厦门郊区,仍以白色为丧服的主调。其孝服都以白坯布制作,有的外面还需套上麻衣。外套的麻衣分两种,一种是粗麻衣,一种是俗称“二麻”的苎麻衣。前者是死者的孝男、孝妇和未嫁女穿的,后者是本家晚辈穿的。此外,根据父丧或是母丧的不同,丧服也有一点区别,通常父丧时孝服不缝前襟下摆,而母丧时孝服不缝后襟下摆。

除了身上穿的衣裤外,成套的孝服还包括头白、孝帽和孝鞋。头白即孝子等头上戴的白色孝巾,也称头帛。其用白坯布制成,制作时不能用剪刀,只能用手撕。通常撕成一方块,对角一折后再向上一折,成为有一横长条的三角巾扎在额头上。孝子、孝妇和未嫁女的头白,正中缝一小块麻布;孙子的头白中缝苎麻布;外孙的头白用俗称“白西洋”的细白布制作,中缝一块青布。其他外亲的头白也是用细白布制作,中缀一小块红布。他们不把头白扎在头上,而是绑在左臂上。那些第一次戴孝的小孩,在他们孝巾的麻布、苎麻布或青布上,还要加缝一块红布,以减少丧气。

除了头白外,孝男、孝孙还需带孝有袖,未婚者的无袖,过去腰绖麻,现则绖白布条。脚穿土字形绑法的白布草鞋。父丧用竹为丧杖,母丧用刺昌为丧杖,杖一般长一尺二寸,杖头由内而外包红、白、蓝、苎、麻五层。养子的首服为草箍套麻布、苎布、白布,其余服饰与孝子同,但无孝帽,孝帽是用白纸做的,孝男的帽上有缠有麻布的“孝箍”,两侧有麻丝垂于耳边,以便塞耳。孙子所戴的孝帽则由苎麻布缠绕。孝妇、未嫁女、孙女等女眷则戴白坯布制作的盖头,其呈长方形,像一只一边豁开的面粉袋。不豁边的窄边罩在头上,其余部分披在肩上,直垂后腰。此外,还有孝鞋。通常孝男穿的是草鞋,其里面已经编织有一些麻丝。孝妇和未嫁女等穿黑色布鞋,孝妇、未嫁孝女的孝鞋前缀有小块麻布,孙女的孝鞋则缀苎麻布,外孙女的缀青色布。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惠东的丧服是怎样的,厦门的丧服介绍”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电话:
邮箱: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0 tianqiyubao4.com

闽ICP备18026954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