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各地的丧服 江西吉安的丧服介绍

更新时间: 2024-05-27 13:51:04

导读:丧服一词,古代就已经出现了,最早出现在西周前期的文献中,当时提到的丧服就已经说明丧服制度在当时很是有用,若是问你南方各地的丧服是怎样,你能回答出来吗?下面是小编对江西吉安的丧服介绍,感兴趣的朋友来瞧瞧吧。

南方各地的丧服

南方各地的丧服也同样是不尽一致。如安徽桐城的丧家成服后,“子妇服斩衰三年,初以白粗布为之服,曰孝衫。齐衰亦粗布,期功以下皆次粗布,曰孝袍”。而繁昌等地人服丧时,子妇衣履皆以麻,诸孙亦如之,常服用白布,惟子妇下缝不齐,余皆齐。江苏盐城、兴化一带的服制为:“麻衣麻巾,要(腰)绖草屦,妇人墅而布总,士人巾加三梁,统扩当耳。常时布衰麻屦。凡麻衣屦敝者不补。”此外,比较特殊的是截苇缚之为杖,葬则植之墓前。南京人在过去则无论贵贱凡斩衰以下皆长领大袖,不过,齐衰期服,发辫皆系黄缕,而女婿及外舅姑穿的丧服则是服麻之极细者如齐衰。“民国以来,效西俗者则以黑纱缠臂为服,一扫历来斩衰、期功、怨麻之制,而齐民仍以循旧俗者为多。”

江阴一带,“邑城设有白货店,衰麻白衣,男女俱备,有丧者即租用之。惟丧冠自制,前用纸糊麻以蔽明,左右垂棉花以塞聪(俗名三梁冠),盖取苫块中无所见闻之意。余如苴绖、竹杖(俗名哭丧棒)、草屦,皆与古制相符。虽近时一二士夫家遵用清制,穿白不穿麻,而老成人犹或非之。至乡居无力之家,身虽不服齐衰,亦必用粗麻布叠成方巾式,加以白布冠,上束草带,履草屦,执竹杖伛泣以行”。昆山的“乡女之居母丧也,必以红色布为裤,服三年乃除。谓母育己身时,严露甚多,有血污之秽,死后必入血污地狱,服红裤者,为其祓除不祥也。男子亦间有之”。崇明岛的丧服以白布为主,“三年者不缉,期功以下皆缉。首白巾,足白履,腰白带,发白绦。出门,男子玄冠白结,玄布上衣,褐袍;女素衣练裳。期功怨麻,惟冠结、发绦用蓝,腰用白缉带,皆期而释。子妇及出嫁女,发髻用黄绦”。

浙江定海人在大殓那日成服,成服时,主人服丧服,斩衰苴绖,戴三梁草冠,蒲履,谓之成服。“有服之亲,白布衣冠,疏者亦白冠,谓之破白。宾客来问者用素服。”杭州人成服后,孝子和孝妇须披麻戴孝;孙子孙媳除披麻戴孝外,还挂黄布条;玄孙披麻戴孝外挂红布条;玄外孙则挂绿布条。俗称戴“花花孝”。宁波人成服后,孝子头戴圆顶帽,上套以麻布,帽下缀着带籽棉花五朵,俗称“长长帽”;身穿麻衣,脚穿蒲鞋,腰束草绳;也有头戴草冠的,即头上包白帕,并扎以稻草绳。孝子孝孙戴三梁草冠,侄子侄女戴二梁草冠。死者的儿媳,孙媳、女儿、孙女等穿白衣白裤、白布覆鞋外,还要戴孝兜,用一条白布在脑后系住垂过腰际,其中女儿、孝媳的最长,孙媳和孙女则短一些。

江西吉安的丧服

江西吉安的丧服比较简单,成服时,以白布发给亲属,短者二三尺,长者四尺有奇。孝子衣履皆白,麻衣、草履仅于行礼时用之,大致略同,无齐斩之分。大小功、怨麻,亲属并无此衣,不过以白布裹首而拜,拜毕即除。百日外,孝子亦释白袍,御素服。南昌、昭萍等地的丧服稍复杂些:孝子的丧服带履无麻葛,以稻秸为之;冠亦稻秸一梁,以白纸糊之,垂棉为填,曰梁冠;衣不缝衽,垂麻衰;父之丧断竹,母之丧断桐,饰纸为杖。“五服绖皆以布,以长短为轻重之差。男子以麻辫发,妇女以麻加于髻,既葬则除之,惟孝子及妇百日乃除。”

湖南湘中地区成服后,儿子必须穿不缝边的粗麻布衣,用草绳束腰。孝帽用笋壳与篾丝扎就,白纸裱成,前头有五个棉纱砣,中间一个要长到鼻尖初,约束孝子不能随意拾头。在孝帽后面有三块蔑扎的是亲生儿子,否则不是亲生的。孝子还需赤着脚穿草鞋。孝棍用竹子或桐树枝裱上白底丝条为之。湘西吉首一带的孝服现已经简化,但子孙辈都要带孝。其孝服为一俗称“拖天”的白布,男的有的斜披,有的扎在臂上;女的,将“拖天”一头扎住,戴在头上,披于后面,腰上再系根绳子,使它不会掉到前面来。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南方各地的丧服,江西吉安的丧服介绍”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电话:
邮箱: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0 tianqiyubao4.com

闽ICP备18026954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