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服仪式是怎样的 山西榆社成服仪式介绍

更新时间: 2024-05-27 13:49:53

导读:丧葬丧葬,葬人是最有讲究的一道程序,而这个程序当中,成服仪式也是很讲究的,那么有人要问了,成服仪式怎么样的呢?想知道成服仪式是如何的,就来瞧瞧小编带来的山西榆社成服仪式介绍吧。

成服仪式是怎样的

正式穿戴仪式性孝服谓之成服,其有成服仪式。有的地方殓期与葬期相隔很近,所以成服仪式举行一次即可;有的地方葬期拖得很久,因此在葬期到来之前,还需举行一次成服仪式。

在黑龙江各地,通常在人死后当日或次日举行成服仪式,死者的至亲换上各种等级的丧服,以便从事丧礼中的各种仪式。在辽宁海城,多数丧家在指冥路仪节做完后成服举哀。祭吊时,戚友吊者咸集,丧家则“奉腰绖于男,首绖于女,谓之散孝。授受皆拜,有服者辞。富家有散以袍服者,谓之孝袍,寒素之家,散孝者少,亦有止散于至戚者”。而在桓仁、兴京诸县,成服仪式是在棺殓之时从事,“棺殓即日丧家成服。子女用斩衰,男冠孝巾,以白布半幅绕额覆首,由后垂前”,女用整幅白布折叠缝纸覆首,俗呼包头或搭头布,散发括之以麻。“男女俱以麻绦束腰。杖,以纸裹秫秸或柳条以代竹、桐”。吉林也类似,如在通化等地,一般是在人死后的第三天举行成服礼仪,以亲疏的不同穿上不同的丧服。然后做朝夕奠,“厥明,丧主以下五服之人各服其服就位,执事者设果蔬、酒馔如生时,祝焚香、斟酒、点茶。丧主以下诣案前再拜,哭尽哀,各以其服为序,皆男先女后,宗亲先外姻后,复位哭止”。此后,到下葬结束,孝子们都得穿仪式性的丧服。

河北晋县一带,丧家在三日殓后行成服仪式,孝子衰麻,戚友素服。定兴、满城、雄县等地,丧家通常于五六七等日,延庠生,行成服礼。沧州人则在开吊日先行成服礼。其仪式过程为:“相宾诣庐次,肃立赞仪,孝子白衣冠,斩衰挂杖(束秫裹纸为之)出灵帏;孝孙、侄辈,皆从循仪节,加麻衣、麻冠、麻带。冠有赘棉,当两耳。服既成,皆跪行上香礼,兴伏四拜。行降神礼,兴伏四拜。兴初献礼,兴伏四拜。读祝,行亚献礼,伏兴四拜。行三献礼,兴伏四拜。行献茶礼,兴伏四拜。统六礼,二十四拜。三献均奏乐、侑食,甚有陈百戏者。礼毕,相宾退,举哀。”因此成服仪式也是一次家奠仪式。成服礼仪结束后,由来吊唁的宾客祭吊。

山西榆社成服仪式介绍

山西榆社等地,通常在死者大殓的隔日举行成服仪式。该日清晨,“五服之人各服其服,入就位,然后朝哭,相吊如仪”。此后一直到出殡,“主人及兄弟始食粥。朝奠、食时上食,夕奠哭无时”,每日祭奠两次。陕西米脂一带,一般在人死后第三日成服。成服之日,除了家奠外,“戚族来吊,送香楮、杂面,或挂面”等为赙仪,并吊祭死者。在武功县岸底村,也是在死者丧后第三日举行成服仪式,孝子们跪在灵前举行成服礼,祭奠后才开始穿白戴孝,穿上仪式性的孝服。

江苏南京等地的丧家通常在人死后第三日或第五日举行成服仪式,举行成服礼仪时,亲友来吊唁、送则仪等。成服礼毕,“全家易凶服”服孝。周庄的丧家一般在入殓时成服;而吴江人则多在入殓前夕从事成服仪式。

湖南兴宁、零陵人通常是在第三日奠灵成服,并称此为“上孝”。此后,出殡时还要“发白”给来参加出殡仪式的亲友,从而使出殡仪式上和出殡队伍中出现“戚友皆头白”的现象。而龙山人则在大殓那天成服,丧家的宗亲和亲戚,“皆为制白衣衣之”,诸使役者则头缠白帕。

广州人通常在大殓前夕举办成服仪式,这时需设供祭奠死者,然后丧家的至亲根据其与死者关系的亲疏穿上其应该穿的丧服,并手持俗称哭丧棒的哀杖。在广州一带,父丧用的竹杖也称苴杖,而母丧持的桐杖也称削杖。广东东部普宁一带则在大殓后举行成服仪礼,祭奠后,孝子、孝眷才披麻戴孝成服。父亡,孝子持竹杖,因竹有节,意为节哀;母亡,孝子持桐杖,意为哀痛同于丧父。在广西桂平一带,则在大殓之前成服。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成服仪式是怎样的,山西榆社成服仪式介绍”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电话:
邮箱: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0 tianqiyubao4.com

闽ICP备18026954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