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习俗构成:纳西族婚俗有什么特殊

更新时间: 2024-06-02 02:29:15

①传统习俗构成:纳西族婚俗有什么特殊

婚姻是下半辈子的开始,更是关乎你一生的大事。婚姻从古至今都讲究着门当户对的要求,而在少数民族的婚俗有什么不一样呢?纳西族婚俗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那么,本期纳西族文化一起来了解吧!

纳西族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同家族的人结亲。男女一般二十岁左右结婚,早婚现象较少。旧时,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盛行姑舅表优先婚配习俗。结婚一般要经过订亲、请酒、举办婚礼等程序。

过去,纳西族青年男女婚前有社交自由,谈恋爱称为“命若贺”,一般不受父母干涉,通过各种节日活动和红白喜事场合相识交往,定期约会于山间田野,对歌弹弦,倾吐衷肠,互赠情物。

这种传统的社交自由,与汉文化影响的封建包办婚矛盾尖锐,加上社会中的阶级压迫剥削和农民的贫困加深,致使相爱的青年往往不能成婚,为了忠贞于纯洁的爱情,就相约至玉龙雪山或村寨附近风景优美的地方殉情自杀。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文化教育的逐步普及,加之新婚姻法的深入实施,恋爱自由和结婚自主得到切实的法律保护,纳西族的殉情之俗早也成为过去。

纳西族青年男女由于恋爱自由,因此,婚前大多数有了自己的意中人和心上人。但是根据传统婚姻,得由父母来包办,而父母又讲究门当户对等,因此,不征求子女意见,不让有情人成眷属的情况时有发生。

这种现象尤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特别突出,因此,父母不同意结婚的恋人往往采取逃婚和徇情的方式表示反抗。有的相约逃到偏僻的地方去隐姓埋名,安家落户,待若干年后再返回原籍;有的干脆就永远定居在外,不回原籍;有的反抗方式更为惨烈,即双双殉情。

殉情的方式有跳水、滚山崖、自焚、自缢、服毒等。他们相信,人世间不能成婚,只有死后到“玉龙第三国”永远相守,才能有美满幸福的生活,这种情况,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时有发生。随着历史的变迁和人们观念的改变,现在,纳西族青年男女的婚姻完全由父母包办的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逃婚和殉情已成了令人喟叹的历史。

②拥有特殊异香的纳西族饮食文化

丽江古城被人称为浪漫之都,想要有一段浪漫的艳遇就一定要去一趟丽江。在丽江这个古老的城市周围生活着这么一个神秘的民族,他们不仅人文引人入胜,饮食文化更是让人垂涟欲滴。那么,想知道他们的饮食文化到底多吸引人吗?就跟着小编一起了解纳西族文化吧!

纳西族以东巴文化著称于世,而纳西饮食文化这株奇葩则如幽兰在山谷,自有其特殊的异香。丽江又居滇、川、藏交通要道,商贾云集,文化交汇。川味、滇味、藏味骈集,汉菜、白菜、纳菜交融,为荟萃纳西饮食文化谱提供了活跃的文化氛围。

饮食文化

纳西族是一个善于接受先进文化的民族。如纳西族的烹调技艺,既深受汉、藏民族的影响,又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色。纳西族居住的坝区和大研镇均具有相当高的烹调技术。请客一般都用“八大碗”、“三碟水”待客。常吃杂锅菜。还有“清蒸虫草鸭”、“天麻贝母鸡”、“猪血米灌肠”、“雪莲花拼盘”、“春铜火锅”、“丽江火烤粑”、“吹肝”等名菜。

纳西族不论城镇、农村,都是一日三餐。早、午餐一般面食多,种类有火腿粑粑、水焖粑粑、火烤粑粑、葱花粑粑、“锅边转”、“两面黄”、馒头、花卷、包子等。早餐还佐以清茶、酥油茶或菜汤、糊面汤,再加一些辣酱、咸菜之类。午餐一般要加一两个菜。晚餐一般吃大米饭或大米、玉米混合饭,有青菜汤另加腊肉、炒荤菜、素菜或煮杂锅菜、火锅等蔬菜副食。纳西族每年冬腊月户户杀年猪,有制作火腿、腊肉、腊猪头、腊肠、猪肝酢、吹猪肝等腌味品以储藏的习惯。

纳西人勤劳节俭,喜欢喝酒、饮浓茶,爱吃酸、辣,甜味的食品。泸沽湖摩梭人,男女均爱吸份未状的“兰花烟”,吃自制的带酸味的“棱里玛酒”。主妇在每年杀年猪后,要赶做储存腌肉。丽江的火腿粑粑、宁菠的琵琶肉,沪估湖地区的酸鱼和鱼干,都味美可口,是纳西人待客或馈赠亲友的佳品。

纳西饮食文化与民族节日之祭祀活动有紧密联系。与婚丧大事紧密联系。节日必有祭祀,祭祀必有饮食供品。家祭,公祭都有约定俗成的饮食谱子。就以大年三十晚上之大年饭这一餐为例,家祭礼仪之隆重,菜肴之丰盛均为一年家庭生活中之最。

此外,纳西族的饮食风情多受东巴教的影响。他们禁食马、狗、猫、蛙,朔日和望日不得杀生,日蚀和月蚀时不许吃饭。烹茶时不可以水溅火塘,大年初一早餐禁荤,家有属猪的人,猪日不得杀猪。

山珍水味、物产丰饶,世代生息繁衍在这里的纳西族人民崇尚文化,博采从长,创造了独具特殊异香的饮食文化,这也是丽江古城这个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纳西族人民以独具魅力的纳西族歌舞和风味独特的纳西族餐饮文化相融合,让游客在品尝纳西族各种风味佳肴的同时,尽领民族歌舞之真韵!

③民族识别:纳西族和摩梭族是什么关系

中国总共分为有着56个民族,不过这些也已经是简略合并之后的。中国还是有着很多的未识别民族以及被合并入其它民族的少数民族,纳西族和摩梭族是什么关系呢?那么,本期一起来详解这两个民族习俗等等特别相似的民族吧!

摩梭,是摩梭人的自称;纳西,是纳西人的自称。摩梭人和纳西人是纳西族的不同支系。后来在民族识别时,鉴定他们属于同一民族,这样,用了“纳西族”的自称作为他们整个民族的族称。摩梭人,不是摩梭族,是纳西族的一个分支。

纳西族由于各支系之间的历史渊源、地域分布不同等诸多原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婚姻习俗与家庭形态。聚居在丽江一带纳西族早已实行了一夫一妻制,而居住在滇川两省交界处的泸沽湖周围地区的摩梭人,在过去则过着不娶不嫁的婚姻生活。

在同一个民族中竟然存在着父系、母系以及父系与母系并行的婚姻家庭形态,这种现象早已引起了普遍关注,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摩梭人主要居住在金沙江东部的云南省宁蒗县以及四川盐源、木里等县,人口约四万余人。宁蒗境内摩梭人口15000多人,主要聚居在泸沽湖畔的永宁坝子。摩梭人的语言、服饰、婚姻习俗跟金沙江西部的纳西族有差异。

摩梭人一部分属元代蒙古军南征时候留下居住在云南四川边界一带的蒙古人,但他们不属于蒙古族,早在汉代摩梭人的祖先古代羌人就已经来到云南,而之后的几百年蒙古人才来,而后来被归为纳西族的支系是因为木府的兴盛导致与周边势力融合所致。

摩梭人的叫法从族群归属存在争议来说,暂定为摩梭人。摩梭人自称“纳”或者“纳日”,摩梭人认为黑色能包裹万物,崇尚黑色。

摩梭人有自己的原始宗教,它的巫师称作达巴,达巴参与每个摩梭人生老病死,一生的所有过程。后来由于政治影响,喇嘛教成为摩梭族人的主要信仰,大多数屋子的每个角落和屋外,都有堆放成金字塔形状的白石祭坛。大部分摩梭族人没有听过耶稣的名字。直到几年前才有摩梭族基督徒,现今已约有20位基督徒。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电话:
邮箱: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0 tianqiyubao4.com

闽ICP备18026954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