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在唐朝时是什么官

更新时间: 2024-06-03 01:09:08

一)魏征在唐朝时是什么官

魏征,字玄成,在唐朝时是宰相,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 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

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二)满族在唐朝宋朝和清朝分别叫什么

满族在唐朝被称为靺鞨。

满族在宋朝时被称为女真。

满族在清朝时称为满族。

三)在唐朝时期胡人是怎么回事

胡是古代北方游牧渔猎民族的自称。参见《汉书》《匈奴传》单于遣使遗汉书云:南有大汉,北有野胡。胡者,北兽之类也,野性血腥迥异于人。胡人,狭义也就是指匈奴人,后泛指北方游牧民族。由于仰慕汉文化和对中原汉人的驱赶,以往的胡人已经汉化并广泛分布于中原和北方各地,与汉族无二异矣。

胡人的说法出现很早,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既有胡服,那么穿胡服的定是胡人了。西汉政治家贾谊在《过秦论》中,也有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的句子。这里的胡人,指的是匈奴人,或者说主要是指匈奴人,也包括那些敢和汉室作对的其他少数民族,比如东胡,它因居于匈奴人之东而得名,也就是匈奴人东边的胡人。东胡的后世,便是鲜卑人和乌桓人二族。胡人成气候,是在十六国时期。彼时,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游牧民族入侵中原,纷纷建立政权。所以,这一时期习惯上又被称作五胡十六国。

四)佛教为什么在唐朝盛行呢

唐代接着隋代之后,很重视对于佛教的整顿和利用。高祖武德二年,就在京师聚集高僧,立十大德,管理一般僧尼。九年,因为太史令傅奕的一再疏请,终于命令沙汰佛道二教,只许每州留寺观各一所,但因皇子们争位的变故发生而未及实行。太宗即位之后,重兴译经的事业,使波罗颇迦罗蜜多罗主持,又度僧三千人,并在旧战场各地建造寺院,一共七所,这样促进了当时佛教的开展。佛教迎合了下层广大劳苦大众的需求,也迎合了上层统治者巩固其统治的需要,所以不管在乱世还是治世都比较受统治者欢迎。在唐朝的时候来源于印度的佛教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变得更加适应中国社会,所以发展到其鼎盛时期。

标签: 魏征 唐朝 什么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电话:
邮箱: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0 tianqiyubao4.com

闽ICP备18026954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