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气的谚语或古诗

更新时间: 2024-06-02 23:39:48

一)白露节气的谚语或古诗

白露节气的谚语或古诗

1、白露节气的谚语:

(1)白露满地红黄白,棉花地里人如海,杈子耳子继续去,上午修棉下午摘。

(2)早秋作物普遍收,割运打轧莫懈怠。

(3)底肥铺足快耕耙,秸秆还田土里埋。

(4)高山河套瘠薄地,此刻即可种小麦。

(5)白菜萝卜追和浇,冬瓜南瓜摘家来。

(6)冬暖大棚忙修建,结构科学巧安排。

(7)苹果梨子大批卸,出售车拉又船载。

(8)红枣成熟适时收,深细加工再外卖。

(9)秸秆青贮营养高,马牛猪羊“上等菜”。

(10)畜禽防疫普打针,牲畜配种好怀胎。

(11)饵足水优养好鱼,土壮藕蒲长得乖。

(12)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13)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

(14)草上露水大,当日准不下。

(15)棉怕白露连阴雨。

2、白露节气的古诗:

(1)《白露》(唐·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2)《秋露》(唐·雍陶)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

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

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

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

(3)《南湖晚秋》(唐·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二)白露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

白露节气的谚语或古诗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经验得到的,对于农事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当今社会有很多人都不从事农业了,所以,有的人认为节气是重要的,但有的人不这样认为,所以,面对白露节气,我们有必要去了解一些相关的传统食物。

白露节气喝莲子百合煲止咳消炎

配方:莲子、百合各30克,精瘦肉200克。 做法:莲子、百合清水浸泡30分钟,精瘦肉洗静,置于凉水锅中烧开(用水焯一下)捞出。锅内重新放入清水,将莲子、百合、精瘦肉一同入锅,加水煲熟(可适当放些精盐、味精调味)。 功效:清润肺燥,止咳消炎。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此节气传统习惯喝白露茶

白露茶是老南京人比较青睐的一种茶品,白露时期的茶树已经经过了酷热的夏季,此时是它极好生长的时候,采摘下来制作成茶,喝起来既不会像春茶那样似的鲜嫩,经不起泡,亦不会像夏茶似的干涩味苦,它有自己的一种独特甘醇清香的味道,很受老茶官们的喜爱。

此时节喝白露米酒甘甜温热

苏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湖南一带有在白露喝米酒的风俗,每年白露节,家家户户都以称为“土酒”的白露米酒待客,甘甜温热,最适秋天。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节气当天吃红薯避免生病

民间有个说法是在白露的时候吃些红薯,后面就算是全年都在吃红薯丝或者是红丝饭,都不会再有胃酸发生,所以在以前的那些农家人家里,通常一到白露节的时候都会吃红薯。但是要注意了,白露之后不管是饮食还是器具都要做好相应的一些调整,这样才可以避免生病。

三)白露节气养生起居

白露节气的谚语或古诗

现在天气那么的炎热,晚上不开空调真的是受不了,小编直接就是满身大汗被热醒的。但到了白露,夜晚的温度较白天有很大的起伏,最好不要用凉席了,换上长的睡衣,盖薄的棉被,注意别感冒了。本期养生,讲讲白露时期的养生起居。

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

白露是一个表征天气转凉的节气,虽然白天的气温仍可达三十多度,但夜晚仍会较凉,日夜气温差较大,若下雨则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卧不可贪凉,所谓“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正是说明这个道理。将薄棉被备在床头,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很容易受凉引起腹泻。特别是病人、老人、体弱者,更要注意随着气温的变化加减衣服。

清静养神远离“悲秋”

在这个季节,有的人容易“悲秋”。所以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常和家人谈心,散步,参加集体活动等使心情愉快,以顺应秋季收敛之性,减缓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平静地度过这一多事之秋。同时,还要注意不断地收敛神气,不使神志外驰,清静养神,尽量排除杂念,以达到心境宁静状态。

坚持舒缓运动增强体质

白露时支气管哮喘病发病率很高,因此要做好预防工作。本病的预防主要是通过体育锻炼,许多支气管哮喘的病人,由于担心受凉、感寒后哮喘发作,心理上处于紧张状态,而对体育锻炼有所顾虑,结果体质下降,反而发病增多。其实,体育锻炼对本病患者大有好处,病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适当选择运动方式,例如每天坚持慢跑、打太极拳、练气功等。

泡脚防寒邪利于补养肾气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对于北方人来说,尤其是耐寒力差的人,白露一过,更要注意足部保暖,以防寒邪侵袭。从白露开始,天气越来越凉,有些人出现手脚冰凉、乏力等症状,从中医上来说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所以,从白露起要补养肾气。大家可以坚持晚上泡脚,用温水泡,水要没过脚腕,时间在15分钟—30分钟,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泡脚的同时把耳朵和腰部搓热。

四)白露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白露节气的谚语或古诗

白露节气的特点: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大

白露节气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属于二十四节气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这时候太阳达黄经165度;白露节气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节气,这时候周围环境会逐渐转凉,虽有时候白天会比较热,但晚上后气温就会逐渐下降,昼夜温差比较大。

白露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由来

白露节气属于二十四节气之一,而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历书说“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

风俗

喝白露茶

白露茶就是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这时候的茶树经过酷暑的拷打,白露是茶树的另一个生长佳期,口感香醇。

吃番薯

番薯是在白露期间成熟食用的一种食物,含有大量的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白露期间食用吃番薯,具有一定健脾开胃以及滋阴补肾的作用。

祭禹王

一些地区的百姓,会在白露时节祭禹王,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电话:
邮箱: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0 tianqiyubao4.com

闽ICP备18026954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