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文化:北京着名的王府井的由来

更新时间: 2024-06-14 18:41:57

一)京城文化:北京着名的王府井的由来

北京是个神奇的地方,在古代就是人潮拥挤的地方。在一些古老的景点上仿佛还能够感受到曾经的繁华盛世,即使是每一年都在修整保养,却依旧能够让人看到岁月在它们身上留下来的痕迹,北京王府井也是经历了许多的时代变更。本期北京文化一起了解一下王府井的由来。

王府井大街定名于1915年。辽、金时代,王府井只是一个不出名的村落,到了忽必烈定都北京之后,这个小村落开始热闹了起来,并有了“丁字街”的称呼。明成祖时,在这一带建造了十个王府,便改称十王府或者十王府街。明朝灭亡了以后,王府也随之荒废了,人们便称它为王府街。

清光绪、宣统年间,这里开始繁华,街的两旁出现了许多摊贩和店铺,还有一个“官厅”,成为当地有名的一个市区。1915年,北洋政府内政部绘制《北京详图》时,就把这条街分成三段:北街称王府大街,中段称八面槽,南段由于有一眼甜水井(井址在大街的西侧,现今的大甜水井胡同)而称王府井大街了。后来,逐渐用王府井称呼整条街了。

历史渊源:

王府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纪六十年代。

元代中央三大衙署中的枢密院和御史台分布在这条大街上,这条街名为“丁字街”。

明永乐年间,这条大街上共建有十座王府,故改名为“十王府街”。

清乾隆年间,这条大街上只有八座王府,不再叫“十王府街”,称为“王府大街”。

清宣统时,此大街被分成四段名称不同的街道,北段仍然叫“王府大街”,中段恢复元代的古名为“丁字街”,南段因打出了一口供王府饮用的甜水井,故得名“王府井大街”。

1916年,王府井大街改名为“莫里逊大街”(MorrisonStreet)。

1934年,丁字街改名为“八面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莫里逊大街”称呼,改称原来的“王府井大街”。

1965年,王府大街、八面槽、王府井大街三段合并为一条王府井大街。

文革期间,红卫兵为了“打倒帝王将相”、“扫四旧”,将王府井大街改称“人民路”。

四人帮下台后,恢复“王府井大街”的名称。

二十世纪初期,王府井大街的商业活动进入了新时期。现今王府井大街已成为集购物、休闲、文化、娱乐、旅游、餐饮、商务、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步行街。

二)西单和王府井分别有什么可逛的

西单:西单文化广场、西单大悦城、汉光百货、西单商场、华威大厦、北京攻略、西单明珠商场、西单新一代商城、北京图书大厦、美美时代百货、中银大厦、首都时代广场、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报大楼、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北京音乐厅、国立蒙藏学校旧址等;

王府井:百货大楼、外文书店、丹耀大厦、工美大楼、王府女子百货商店、穆斯林大厦、新东安市场与盛锡福、同升和、东来顺、全聚德、四联美发等。

三)王府井的新华书店营业时间

营业时间:早上九点半晚上九点;没有休息日。

王府井新华书店是坐落于王府井大街南口,毗邻东方广场与众多的政府机构。总建筑面积为17525平方米。楼层:地下两层,地上八层。

大楼总体设计庄重、美观、实用,突出文化品味,力求营造出一个宣传陈列错落有致,环境优雅亲切的购书氛围。为出版社提供一个全新的展示场所,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购书环境。

四)王府井大街有什么特色

王府井指的是王府井大街,南起东长安街,北至中国美术馆,全长约三华里,是北京最有名的商业区。王府井的日用百货、五金电料、服装鞋帽、珠宝钻石、金银首饰等,琳琅满目,商品进销量极大,是号称"日进斗金"的寸金之地。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对王府井大街进行了整顿和改造,继承并发展了传统的经营特色,兴建了一些大型的商业设施,形成了以东风市场和百货大楼为主体的繁华商业区。如今,王府井大街整饰一新,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中外客人。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电话:
邮箱: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0 tianqiyubao4.com

闽ICP备18026954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