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的滑音技巧

更新时间: 2024-06-21 05:23:52

一)古筝的滑音技巧

古筝的滑音能美化音色,增加乐曲的色彩变化,表现浓郁的地方风格;它也是古筝重要的基本演奏手法之一。滑音和按音在方法上是一致的,但在按滑的时值、速度、力度上必须根据不同的需要灵活掌握和运用。

二)古琴和古筝的不同点

1、形成年代。古琴:原名“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本世纪初期为了和其他乐器的统称区别,改称为“古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弹拨类乐器,有实据可考至少形成于3000多年前,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古筝又名秦筝。早在战国的时候筝就已经流行了:“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罄筑、弹筝。”(《战国策—齐策》)。自秦、汉以来从我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了各具浓郁地方特色的流派。

2、形制区别。古琴琴身以琴面与底板相合而成,琴面系有7根弦,故古称七弦琴。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雁足(弦轴)上,属弹拨乐类的无马乐器。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最早的筝为5根弦,战国末期发展成12弦,隋代13弦,清代16弦,上世纪60年代为21弦,近年也有增加到 24-26弦的筝。

3、音域、音色、表现力。古琴虽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宽达四个多八度,借助面板上的十三个琴徵,可以弹奏出许多的泛音和按音。 而古筝基本上是一弦1-2个音,同一弦中移动弦马(柱),可以调作音高,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淳厚优美,悠扬悦耳,表现力丰富而形象。

4、曲谱。古琴琴谱自成一格,古时多用文字谱,到了唐朝后多用“减字谱。而古筝古时多用工尺谱,现今多用简谱、五线谱。

5、演奏方法。古琴的弹奏,多称为“抚琴”,以左手按弦,右手拨弦。右手基本指法有:勾、剔、抹、挑、托、擘、打、摘等。左手基本指法有:吟、猱、绰、注等等。古琴的弹奏还有很多琴道、琴德方面的讲究,因此自古以来琴家们往往都操守五不弹之原则。

三)初学古筝的指法口诀

1、古筝的指法口诀是名指扎桩四指悬,勾摇剔套轻弄弦,须知左手无别法,按颤揉推自悠然。这其中包含古筝的常用指法勾、托、抹、打、劈、剔、挑、提、花指、摇指、琶音、泛音、按音、揉弦、大撮、小撮、颤音、滑音、扫弦、刮奏、四点的弹奏。

2、古筝弹奏的时候是要佩戴假指甲的,假指甲的大小和手指的第一关节差不多,戴的时候戴在手指的第一关节中间的位置,不能影响关节在弹奏时候的活动。

3、古筝的音阶有12356,没有四音阶和七音阶,古筝琴弦第一根到第五根琴弦为倍低音,表示在12356下面加两个点。五根弦是低音,在12356,下面点一个点。后面五根弦是中音区,12356。高音区五根弦12356上方加一个点。最后一根为倍高音do,1上面加两个点。

4、抹指的弹奏方法是食指向掌心方向运动,然后轻轻往上提弹,再放下来。托指的弹奏方法是大指向掌心方向运动,往内往上提弹,再慢慢放回原处。勾指是中指向掌心方向运动,上提弹完之后再放回来。

四)古筝的结构有哪些

古筝是古老的民族乐器,主要由面板,底板、边板、筝头、筝尾、岳山、码子、琴钉、出音孔和筝弦等部位组成。

1、面板:决定筝的音色和音量。

2、底板:用梧桐木制作或者用其它的硬质木料制作。

3、筝边:一般用木制成,也有用水曲柳、红木或其他杂木制成。

4、筝头:筝头的作用是固定琴弦,由穿弦孔来固定。

5、筝尾:主要用于安装琴钉,在造型上也起着与筝头对称平衡的作用。

6、岳山:岳山起着载弦的作用,也起着某些传递声音

标签: 古筝 滑音 技巧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电话:
邮箱: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0 tianqiyubao4.com

闽ICP备18026954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