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几位隐士

更新时间: 2024-06-20 22:32:26

(1)三国演义中的几位隐士

三国演义中有4大隐士,分别是诸葛亮、司马徽、管宁和庞统。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人。东汉末年名士,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有"水镜先生"之称。司马徽为人清雅,学识广博,有知人之明,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庞统等人,受到世人的敬重。

管宁,字幼安。北海郡朱虚县人。 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著名隐士,与华歆、邴原并称为"一龙"。

庞统,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

(2)三国演义中的蜀国皇帝是谁

刘禅,小名阿斗,刘备之子,于刘备去世后继位成为蜀国皇帝。刘禅初为皇帝时,对诸葛亮充分信任,军国大事全权委任于诸葛亮,但后期越发听信谗言,干涉诸葛亮的军政方针,使得诸葛亮一次次北伐无功而返。诸葛亮、蒋琬等贤臣相继去世后,刘禅自身无力把持国政,宦官黄皓开始专权,迫使姜维外出屯田避乱,蜀国逐渐衰败。后魏国大举伐蜀,刘禅投降,举家迁往洛阳,被封为安乐公。

(3)我最佩服三国演义中的一人曹操

曹操生于155年死于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军事上精通兵法,重贤爱才,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将看中的潜能分子收于麾下;生活上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4)三国演义中的孟获在哪里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孟获出没于三国时期的南中地区,为三国时期南中一带少数民族的首领,在蜀汉先主刘备死亡前后,孟获追随益州郡大姓雍闿于公元225年起兵反叛蜀汉,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后孟获被诸葛亮率领大军七擒七纵后降服,后来南中平定,孟获随诸葛亮回到成都,担任御史中丞一职,此后直到诸葛亮死前,蜀汉南方都没有人再次叛乱蜀汉。

标签: 三国演义 隐士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电话:
邮箱: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0 tianqiyubao4.com

闽ICP备18026954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