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

更新时间: 2024-06-08 05:46:58

(一)关于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

1、七擒孟获:

讲的是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都有详细的描述。

2、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本为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才识,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他出山辅佐。这天恰巧诸葛亮不在,只能失望而回。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的。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3、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改写而成的一篇历史智谋故事,主要写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想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万支箭。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事后请鲁肃帮他借船、军士和草把子。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这天,大雾漫天,对面看不清人。天还没亮,诸葛亮便下令开船,并让军士擂鼓呐喊。曹操叫弓弩手朝来船射箭。船两边都插满了箭。诸葛亮下令回师,这时曹操想追也来不及了。10万支箭“借”到了手。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长叹一声,我真不如他。

(二)关于诸葛亮的成就字号时代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

(三)关于诸葛亮的名联

1.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释义: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作为。

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释义:指诸葛亮的一篇《出师表》真可以名传万世,一千多年来有谁能够和诸葛亮相提并论呢?

3.经天纬地之才, 出鬼入神之计。

释义:徐庶称赞诸葛亮有规划天地的奇才和绝妙高超的计谋。

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释义:三顾茅庐频繁讨论天下大计,辅佐两代君主忠心耿耿。

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

释义: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胜,于234年卒于丈原军中。

(四)关于诸葛亮的小说

关于诸葛亮的小说如下:

1、《三国之蜀汉中兴》,作者为寒塘鸦影;

2、《重生三国我做主》,作者为江南强子;

3、《重生之孔明异世点将录》,作者为仆王之王;

4、《我哥是诸葛亮》,作者为丛林灵猫;

5、《丑女要嫁诸葛亮》,作者为亦可烟;

6、《三国之丑女无敌》,作者为夜月夭夭;

7、《重生嫁给诸葛亮》,作者为地方志;

8、《策定天下》,作者为遗策;

9、《野心家诸葛亮》。作者为高岭树;

10、《斗破扫过》,作者为万里长歌。

(五)关于诸葛亮的三个成语

初出茅庐: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茅庐:草房。草船借箭: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运筹帷幄: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神机妙算: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神、妙:形容高明;机、算:指计谋,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临危受命: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电话:
邮箱: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0 tianqiyubao4.com

闽ICP备18026954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