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宵节的习俗

更新时间: 2024-06-03 02:01:12

(一)关于元宵节的习俗

关于元宵节的习俗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

2、闹花灯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此节日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灯习俗,故也称灯节。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

3、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4、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

(二)有关元宵节的传说简单点

关于元宵节的习俗

有关元宵节的传说举例如下:

1、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东方朔一年冬天偶遇一位寻死的宫女,宫女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用计使汉武为保平安,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所以这天叫做元宵节。

2、袁世凯与元宵。传说,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成果后,终日提心吊胆。他听到街上卖元宵的人拉长了嗓子在喊元宵。觉得这两字谐音袁消,于是下令禁止称元宵。然而,老百姓不买他的帐,照样在民间流传。

3、点彩灯的由来。

天帝由于神鸟被人类射杀,下令屠杀。天帝的女儿不忍,告诉人类要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

果然,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

(三)元宵节的古诗词

关于元宵节的习俗

1、《观灯》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2、《生查子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3、《木兰花令》

(宋)苏轼

元宵似是欢游好。何况公庭民讼少。万家游赏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岛。

平原不似高阳傲。促席雍容陪语笑。坐中有客醉多情,不惜玉山拼醉倒。

4、《上元应制》

(宋)蔡襄

高列千峰宝炬森,端门方喜翠华临。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还同万众心。

天上清光留此夕,人间和气阁春阴。要知尽庆华封祝,四十余年惠爱深。

标签: 关于 元宵节 习俗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电话:
邮箱: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0 tianqiyubao4.com

闽ICP备18026954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