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还款方式可以自己选择吗

更新时间: 2024-06-07 06:18:11

一)房贷还款方式可以自己选择吗

1、房贷的还款方式是可以自己选择的。

2、借款人在办理房贷的时候,就可以和银行协商决定好还款的方式,然后根据选择的还款方式来制定还款计划,并将计划标注在签订的贷款合同上,在之后还款的时候按照约定好的还款方式来进行还款。

3、而如今房贷的还款方式主要就是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这两种。

4、若选择等额本息这种还款方式的话,那在整个还款期间,借款人每月所还的贷款(本金+利息)数额都是一样的;而若选择的是等额本金的还款方式,那借款人在整个还款期间每月所还的本金也都是一样的,只是每月利息都是根据剩余贷款来计算的,所以利息会随着借款人的还款而越变越少。

5、因此,大家在选择还款方式的时候,如果收入很稳定的话,那就可以选择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而如果现在收入较高,之后收入可能会降低的话,那就选择等额本金会比较好一些。像年轻人一般都可以选择等额本息;而年龄较大,在贷款中途可能就退休了的人群,就可以选择等额本金。

不管选择哪种方式还款,其实看着自己的经济还款能力,毕竟房贷是比较常久的贷款,所以必须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

二)房贷还款方式有哪些

传统还款类型:“等额本息”、“等额本金”等额本金还款优势:等额本金是每月偿还相等的贷款本金,同时归还当月应支付的贷款利息,随着每月剩余还款本金的减少,每月的还款利息是逐渐减少的,所以每月总的还款额也是逐渐减少的,还款利息相对等额本息可以节省很多。等额本金还款劣势:等额本金房贷还款方式对于借款人来说,还款初期压力相对较大。等额本金适合人群等额本息还款优势:易贷中国指出,从还款月供构成来看,等额本息每月还款本金逐月增加、还款利息逐月减少,但每月还款额固定,由于每月还款额固定,等额本息还款较为方便记忆,适合初入职场的人士。等额本息还款劣势:等额本息房贷还款方式的缺点是利息支出相对较多。等额本息适合人群:等额本息适合收入较为稳定的工薪阶层。

充裕还款类型:“气球贷”还款优势:“气球贷”属于长贷短供,借款人可以按30或20年期限贷款,按3年或5年的贷款利率计算。以3年或5年为一周期结算,在还款期内可以分期偿还利息和部分本金,到期一次偿还剩余本金。前期还款金额较少还款劣势:贷款到期时需要借款人偿还大部分的剩余本金,到期时借款人还款压力会很大。适合人群

加快还款型:“双周供”、“按周还”还款劣势:还款次数较为频繁,借款人可能容易遗忘。适合人群

延后还款型:“宽限期”还款、“合力贷”还款优劣:宽限期还款,也就是在合同约定的时期内,只需每月支付利息,暂不归还贷款本金。待宽限期结束后,对贷款发放金额按合同约定的等额本金或等额本息方式还本付息。“合力贷”,就是父母和子女共同还款,解决父母贷款年限短和子女无法批贷的问题,还款年限可适当延长。还款劣势:这种房贷还款方式如延长还款年限,总利息会相应增加。适合人群

散钱活用型:“存抵贷”、“存贷通”还款优势:银行会根据账户上的资金按照一定的比例视为提前还款,节省的利率将作为理财收益返还到账户上,借款人还随时可以支配账户上的多余的资金,灵活使用。类似的还有“存贷通”等,还款原理大同小异。还款劣势适合人群

三)房贷还款方式有哪些

1、按月等额本息还款。这种还款方式在贷款的期限内,每个月的还款额度是一样的。这样有利于记住还款的额度,可以很好地计划收入和开支。

2、按月等额本金还款。这种还款是本金在整个还款期内平均分摊,利息则按贷款本金余额逐日计算。这种还款的方式每个月的还款额度不一样,是每月递减的。这种比较在贷款初期还款能力较强、并希望在还款初期归还较大款项来减少利息支出的借款人。

3、一次性还本付息。这种还款方式可以办理的贷款期限有限定,一般只能申请一年内的贷款。初期没有还款压力,但是到了还款期限。压力较大。除非有绝对的把握可以在还款期限内可以还清贷款,不然不建议选择这种还款方式。

四)房贷还款方式

固定利率还款。专家点评:固定利率房贷最大的好处就是利率不随物价或其他因素变化调整,但固定利率因为是借款人提前锁定的加息风险,所以常比基准利率高出一定的百分点。

等额本金还款。专家点评:采用等额本金还款方式,借款人在开始还贷时,每月负担会较大些。但是随着还款时间的推移,还款负担会逐渐减轻,最后总的利息支出较低。

等额本息还款。专家点评:以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偿还房贷,借款人每月月供不变。因每月承担相同的款项,方便借款人安排收支。

公积金自由还款。专家点评:自由还款是公积金贷款独有的还款方式。与传统的等额本息或是等额本金还款相比,公积金自由还款方式更为灵活。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电话:
邮箱: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0 tianqiyubao4.com

闽ICP备18026954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