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是哪种曲式结构

更新时间: 2024-06-03 00:52:25

1)春江花月夜是哪种曲式结构

相信很多人都学过《春江花月夜》这首古诗,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写的,但是很多人还不知道《春江花月夜》是哪种曲式结构?其实这首诗是自由变奏曲式结构,整首诗一共三十六句,每四句换一韵,总共换了九韵。诗人巧妙的把阳辙韵和阴辙韵相互杂沓,高音与低音相间,依次为洪亮级、细微极、柔和级、洪亮级和细微级。整首诗伴随着平仄的交叉结合、韵脚的相互转换,前呼后应,感觉不仅回环往复,而且层出不穷,音乐的节奏感强烈而且优美。

2)春江花月夜原文及翻译

1、原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望相似 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落月 一作:落花)

2、翻译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了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荡漾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和天空变成了一种颜色没有一点微小的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悬挂。

江边上是什么人最初看见了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们?

人生一代一代地无穷无尽,而江上的月亮一年一年地总是相似。

不知道江上的月亮在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谁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舟在漂荡?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在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不能音信,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已过了一半自己却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道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3)求春江花月夜的结构解析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描写了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美,抒发了相思离别之情,表现了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写的是古代诗人常用的题材,但诗人以不同凡响的艺术功力,在意境、情趣、韵律上都开拓了新的天地,使这首诗成为唐诗宝库中的明珠。

这首诗运用多角度写景的手法,从月生、月照、月轮、月徘徊、月华、月斜,直写到月落,辅以江潮、江天、江畔、江月、江浦、江树等特定场景衬托,由几个形象画面构成了一幅完整的艺术境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游子思妇的离愁。诗人紧扣这一离愁——境界浓郁的中心来谋篇布局,作到情景交融、景随情移,从而使诗的意境既见层次又浑然一体,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4)春江花月夜歌词

1、歌词:

江楼上独凭栏

听钟鼓声传

袅袅娜娜散入那落霞斑斓

一江春水缓缓流

四野悄无人

惟有淡淡袭来薄雾轻烟

看……

月上东山

天宇云开雾散

云开雾散

光辉照山川

千点万点

千点万点撒在江面

恰似银鳞闪闪

惊起了江滩一只宿雁

呼楞楞飞过了对面的杨柳岸

听……

清风吹来竹枝摇

摇得花影零乱

幽香飘散

何人吹弄笛声萧声

萧声笛声

和着渔歌

自在悠然

欸乃韵远

飘向那水云深处

芦荻岸边

惟有渔火点点

伴着人儿安眠

春江花月夜

怎不叫人流连

2、《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彭丽媛演唱的歌曲,该首歌曲发行于2007年10月12日,出自于其专辑《晶致 金色歌唱家 彭丽媛》。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电话:
邮箱: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0 tianqiyubao4.com

闽ICP备18026954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