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油炸果,令人垂涎欲滴

更新时间: 2024-06-11 21:13:33

Ⅰ,衢州油炸果,令人垂涎欲滴

吃货最爱的就是美味,许多的地方小吃都是被吃货们喜爱的,一些油炸小吃酥脆的口感以及香喷喷的味道更是勾起了人的食欲,衢州油炸果也是十分美味的。本期小吃文化大全一起了解一下吧!

衢州油炸果是衢州着名的传统小吃,发酵好的面团经过高温油炸,呈现出金黄色的色泽,形状小巧玲珑,像一尊圆台一样。咬上一口,顿觉外壳松脆可口,而从里面溢出的是香糯甜腻的馅料,让人停不下嘴。衢州人多用衢州特制的芝麻烧饼将油炸果和油炸臭豆腐夹在一起,并加入自制的辣椒酱,作为早餐,或者零食皆可。

笋干丁、腌菜、萝卜丝等为馅,面粉调稀制成面糊。将炸锅内的油烧热。在倒圆台形的铁勺内盛上面糊,半浸入热油中炸一下(勿没顶),再将中间的面糊倒去,只剩下勺子内壁已形成的面制的壳。将准备好的馅放入面壳,然后在馅上再盖一层面糊,全浸入油中炸熟。造型玲珑,呈圆台状。外壳金黄松脆,内馅则鲜美绵软。

衢州油炸果制作原料:笋干丁、腌菜、萝卜丝等为馅,面粉调稀制成面糊。

制作方法:

1、将炸锅内的油烧热。

2、在倒圆台形的铁勺内盛上面糊,半浸入热油中炸一下(勿没顶),再将中间的面糊倒去,只剩下勺子内壁已形成的面制的壳。

3、将准备好的馅放入面壳,然后在馅上再盖一层面糊。

4、全浸入油中炸熟。

Ⅱ,新疆大盘鸡,让人垂涎欲滴

大盘鸡,顾名思义就是很大盘很大盘的鸡。吃到你嘴巴酸了还想接着吃的鸡。新疆大盘鸡是新疆地区名菜,来源说法多种,真实的来源已无法考究,大约起源于80年代后期。本期新疆文化将为你介绍新疆大盘鸡。

菜品色彩鲜艳,有爽滑麻辣的鸡肉和软糯甜润的土豆,辣中有香,粗中带细,而且经济实惠,亲朋聚会食用尚佳。

“2014丝绸之路国际食品展览交易会暨第四届中国清真美食文化节”上,乌鲁木齐饮食服务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发布了新疆特色美食标准。大盘鸡的标准为:要有皮带面(皮带宽的面条),才能兼具肉食、主食、蔬菜的营养价值;拌面的面条要有200克,辅料中要有大白菜;抓饭的制作要放白糖;一个馕的重量是200克;一块烤肉是10克左右、2厘米大小;粉汤的汤底要用牛尾骨熬3小时;丸子汤要有豆腐、木耳、菠菜等。

大盘鸡为着名的新疆特色菜肴,其来源有众多说法。真实的来源已无法考究,也毫无意义。但相传发源地是新疆沙湾县,这种说法最多。因为新疆本地人都知道,沙湾大盘鸡曾经在新疆90年代风靡一时,有口皆碑,这倒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第一种说法:

相传新疆大盘鸡源于50年代,在沙湾荒漠有个农垦营部,一次王震将军带十几个干部到此,营部杀了仅有的一只鸡,因为人多肉少不够吃,就用二十几个长了芽的土豆,半盆快干了的胡箩卜,一把干辣椒,小半杯干了的豆瓣酱,外带十来个洋葱“皮芽子”,一通胡炖,营部最大的容器只有大茶盘子,就是它了。端上来司务长站在旁边惴惴的等着挨骂。哪知王震食后大加赞赏!由此沙湾大盘鸡闪亮出场。

第二种说法:

新疆大盘鸡起源于90年代初期,原创地在新疆沙湾县,据说出自于当地的一家清真饭馆,那家清真饭馆以前是做纯新疆风味的,改革开放以后,新疆来了许多四川人,四川人会吃也敢吃,他们很多人都从事着体力活,干体力活的人饭量都很大,怎么样吃才能既经济又实惠呢?四川人和当地人在一起研究、试验,终于,用一整只鸡和相关的蔬菜烹饪的美味诞生了。

研究总结:

中华美食专家赵忠文(奇台县塘坊门村),研究大盘鸡的原材料、调料配料,制作工艺,从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地理环境角度,做了精辟细致的分析。他指出,这道菜吸收了西北多省的饮食方法和饮食习惯,是一个多地区、多民族的饮食文化结晶。

第一,从材料上看,大盘鸡的主材料只有3种,鸡肉、土豆、面片。土豆的种植和饮食,属于农耕文化,而不是游牧文化。尤其面食,无论是哈萨克族,还是维吾尔族,迄今为止他们的饮食中,尤其在家里,仍然没有和拉面这一技术。他们会在盆子里和面烤馕,但是不会拉面,更不会和拉条子的面。烤馕和拉条子,这两种面的和法是完全不一样的。烤馕是发面,而拉条子则是死面、生面。甚至在维吾尔族人家里都没有置办搓面、切面的案板。大盘鸡中的皮带面,脱胎于拉条子,拉条子脱胎于拉面,是典型的汉族人的饮食技术。多来自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山西的面食技术。

第二,从调料口味上看,大盘鸡里面必不可缺的朝天椒,大量的花椒,大盘鸡的麻辣口味,借鉴了大量重庆辣子鸡的口味。重庆辣子鸡+土豆块+皮带面,几乎等于80%新疆大盘鸡,味道已经非常接近。

第三,从地理上看,新疆虽然和东北同处中国最北方,但新疆饮食偏辣,东北菜却偏清淡。最主要得原因是新疆接邻四川,饮食习惯融合大量四川人的口味。90年代曾经风靡全疆的炒米粉,其辣度居然远远超过了四川,令四川游客都惊呼太辣吃不了。新疆人喜欢四川口味,根本原因不在于环境和气候,四川和新疆,无论是环境和气候,都是截然不同两种气候。四川山多,潮湿闷热,有汗排不出。多吃辣椒可以畅通毛孔排汗。而新疆戈壁沙漠,气候干燥,冷热温差大。主要原因是因为新疆有大量从四川迁移过去的人口,影响并诱导了当地人的口味。

第四,在饮食技术中,适当的辣椒会刺激人的舌苔素,刺激味觉系统,从而食欲猛然增强,胃口大开。新疆人吸收了四川人的辣椒风格,但是又适可而止,并没有让大多数人辣的吃不了。新疆菜虽然都偏辣,但是辣的恰到好处。既刺激了味觉系统,又能让绝大多数人的口味还可以接受。

第五,在建国后,中国人口有几大迁移路线。新疆迁入了大量陕、甘、宁、川、山西等地的人口。这几个地区的人,至今仍然在新疆汉族人户籍籍贯中,占绝大多数。这些当初开发大西北,扎根在新疆生活的人们,在长期的饮食习惯中,结合当地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的喜欢吃肉、吃肉多的特点,把“烧、炒、闷、煮、炖”这几种技术混搭借鉴,融合锤炼,再把自己故乡的饮食习惯和口味,不自觉的融合进去,最终形成了独特的,璀璨的、符合整个北方多省市口味的新疆菜!这是新疆饮食的精华!也是民族文化大融合最典型的标志!

Ⅲ,令人垂涎欲滴的徐州地锅鸡

美食往往在不经意间就发现了,由于煮饭设备有限,人们在铁锅边贴满面饼,便产生了这种饭菜合一的烹调方法,这就是地锅菜的由来。之后人们陆续改良了一些地锅菜,本期饮食文化带你来看看徐州的地锅鸡。

徐州地锅鸡是一道江苏徐州的汉族名菜,地锅菜起源于苏北和鲁南交界处的微山湖地区。以前,在微山湖上作息的渔民,因船上条件所限,往往取一小泥炉,炉上坐一口铁锅,下面支几块干柴生火,然后按家常的做法煮上一锅菜,锅边还要贴满面饼,于是便产生了这种饭菜合一的烹调方法。

地锅菜的汤汁较少,口味鲜醇,饼借菜味,菜借饼香,具有软滑与干香并存的特点。如今,有厨师将传统地锅菜的制法加以改良,从而推出了地锅鸡、地锅鱼、地锅牛肉、地锅三鲜、地锅豆腐、地锅龙虾等地锅佳肴。

原料

鸡半只、(正宗多是整鸡一只,人少饭量也少,半只都没消化完)葱、姜、蒜、酱油、料酒、糖、盐、鲜汤、干辣椒少许、土豆一只、生面少许。

做法

1、和好的面。不用发酵,面的干湿度要合适,以不沾手为宜;

2、和好的面分成若干个小面剂,大小以荔枝般大小就可以;

3、用手把面剂压薄,大小厚薄适度;

4、辣椒、葱、姜、蒜入锅炒出香味;

5、加鸡块,依次入料酒、酱油、糖、盐等调味;

6、稍炒出香味后加鲜汤、土豆,待鲜汤煮沸后在锅的四周依次把薄饼贴上;

7、中火顶多炖10分钟,饼熟了。

Ⅳ,不一样的柴沟堡熏肉,令你垂涎欲滴

一餐美食,解不了一生之饥,一点成绩,堆不满事业之海。人们一生无法抗拒的就是美食了,熏是一种常见的烹饪手法,熏肉看上去颜色淡而干净的熏肉,美味而安全。本期饮食文化带你来看看不一样的柴沟堡熏肉。

柴沟堡熏肉是有名的熟肉制品,是河北省怀安县柴沟堡镇传统的汉族名吃。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用柏木熏制而成,肥不腻口、瘦不塞齿是其一绝,且皮烂肉嫩,表里一致,色泽鲜艳,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齿,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品种主要有熏猪肉(五花肉、猪头、猪排骨、下水),熏羊肉、熏鸡肉、熏兔肉、熏狗肉等。以“玺”字号熏肉最为有名。

清乾隆年间,怀安县柴沟堡镇有一个叫郭玺的人,开设熏肉铺。他总结了前人制作熏肉的经验,创出一套独特的制作工艺,使柴沟堡熏肉身价倍增,据传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外逃时,路经柴沟堡进膳,对柴沟堡熏肉颇为赞赏。此后即被禧太后点为贡品。

熏肉的品种有熏五花肉、熏猪头、熏猪蹄、熏排骨、熏下水等10多种。制作柴沟堡熏肉,先将精选的肉料码入锅内,倒入多年老汤,配上一定比例的花椒、大料、桂皮、丁香、茴香、砂仁、肉蒄、大蒜、大葱、鲜姜、酱豆腐、甜面酱等佐料和调科,经适当火候煮熟后,再用柏木烟熏制。刚出锅的熏肉呈紫红色,颤巍巍亮光光的肉皮上冒着晶莹的小油泡;皮烂肉嫩,喷香可口,保持了色、香、味具优的特点。在1981和1982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河北省优质产品。

肥不腻口、瘦不塞齿是其一绝,且皮烂肉嫩,表里一致,色泽鲜艳,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齿,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刚出锅的熏肉呈紫红色,颤巍巍、亮光光的肉皮上冒着晶莹的小油泡,可谓色香味俱全,成为别具一格的地方风味食品。此肉因系柏木熏帛,故夏季蚊蝇不爬,伏天能贮存一周不变质。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作用。用五花肉制作的熏肉,因五花肉营养丰富,容易吸收,有补充皮肤养分、美容的效果。

制作方法

1、备料:选用膘肥约3厘米的二级猪肉50千克,切成16~17厘米见方的大块,厚度一般在1.6厘米左右。

2、头锅中配的作料为:大料、花椒、茴香、桂皮、丁香(以上装入一布袋)、砂仁、肉蔻(装入另一袋)。另备大葱、蒜、姜、甜面酱、黑面酱、酱豆腐、酱油、醋适量。

3、煮肉时先放脊肉,其它带皮肉块分层码在上面。另外加入大葱1千克、大蒜250克、盐适量。最后加水没住肉块,慢火煮开后,再放甜面酱、黑面酱、酱豆腐、酱油和醋。

4、开锅后肉块上下翻个,继续以慢火焖煮,每0.5小时翻一次锅,大约煮2~4小时,因为是慢火煮肉,油层严严的覆盖在肉汤上,锅内作料味能全部入肉,因而肉味香美,这是制作柴沟堡熏肉的关键。

5、熏制时要沥尽油汤,码放在铁箅上,铁箅下的铁锅内放柏木锯末(150~200克),盖好锅盖,用慢火加热15分钟,即可出锅。

6、煮肉汤可连用7次,每次应追加适量凉水、食盐、大葱、大蒜、姜等。其它甜面酱等调味料加量要根据肉汤成色,灵活掌握。

【结束语】柴沟堡熏肉皮烂肉嫩,表里一致,色泽鲜艳。夏天不仅适宜储存,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作用。

Ⅴ,令人垂涎欲滴的台中特色小吃

台湾小吃的名气,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在北京、上海,特别是厦门,处处可以看到台湾商家开的台湾小吃店,甚至也有台湾美食街,那么在台湾的台中有什么好吃的特色小吃呢?如果你想更加了解台中的美食,那么跟本期饮食文化一起来了解一下。

太阳饼

太阳饼是一种源起于台湾台中市的点心,又被称做酥饼,是一种甜馅薄饼,为台中的名产之一,通常是盒装作为特产礼物,消费者在知名的店家购买往往须先事先预订,并在现场大排长龙领取。但除了在这些知名店家购买外,在台中地区车站的特产店也可以买到太阳饼。

太阳饼的形状近似圆形,没有固定的大小,早期制作的比较大,人们食用前多会均分成四块,而近年来则有较小的太阳饼出现,以方便拿取食用。太阳饼的饼皮易碎,食用时容易掉落。其包装外盒也颇具特色,最早是由颜水龙先生所设计的向日葵图案构成。

太阳饼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产品,更是台中市最闪亮的市饼,每年有六十亿商机,尤其在过年销售数字最亮眼,有十多年历史的台中咕咕霍夫,今年首度推出有胚芽、牛奶香气的太阳饼,希望和传统猪油香的太阳饼有所区隔,让大家尝尝不一样的口味。

马英九说,凤梨酥全台各地皆有,台中凤梨酥远近驰名,菠萝馅则是买新鲜菠萝自行制作,每日现作现卖,吸引不少外国人光顾。外皮讲究酥松、具天然奶油香,内馅则得嚼劲适中、甜而不腻,带有天然菠萝果香。

凤梨酥

凤梨酥的由来 有个笑话这样说明了凤梨酥的由来,巧克力跟凤梨打架谁输谁赢,答案是巧克力,因为巧克力棒,凤梨输,所以又叫做“凤梨酥”。当然 这只是博君一笑的笑话。一般听到的说法是相传在三国时代(西元220-280年),即刘备以喜饼迎娶孙权之妹,而订婚礼饼中便有以凤梨入馅制成的大饼。

台湾婚礼习俗中,订婚礼饼共六种口味代表六礼,其中一种凤梨台语发音又称“旺来”,象征子孙旺旺来的意思,而凤梨亦是台湾人拜拜常用的贡品,取其“旺旺”“旺来”之意,深受民众喜爱 早期的凤梨礼饼因太大块,一般人消费不起,近百年前,台中县一位糕饼师傅颜瓶,经常挑着担子、带着自己做的“龙凤饼”到台中贩售。最初的“龙饼”是包了肉馅的大圆饼,同样大小的“凤饼”,则以菠萝为内馅。“龙凤饼”因为吉祥的寓意,被认为是订婚、结婚不能或缺的喜饼。后来经过颜瓶改良,凤饼缩小成每个大约二十五至一百公克的精巧小饼,凤梨酥从此诞生。

台湾不但盛产菠萝,在民间习惯,菠萝又代表“旺来”(闽南语菠萝的发言)的吉利意义,因此这款小点心,竟在台湾走红超过一甲子。

凤梨酥内馅,并不是单纯的菠萝。为了口感需要,通常会添加冬瓜,这样的口味已经是大多数人的习惯。近年流行养生,台北市面上可以买到加了五谷杂粮、松子、蛋黄、栗子等不同口味的凤梨酥;饼皮也加入燕麦等食材,口感更为多元。也有业者改用其它水果做馅料,发明了例如香瓜酥、蜜李酥、酸梅酥等。

后来更演变为结合西式派皮与中式凤梨馅料所制成的现代“凤梨酥”,由于外皮酥松化口,凤梨内馅甜而不腻,此种“中西结合”的凤梨酥,连西方人也赞赏有加,故逐渐成为外国观光客最喜欢的台湾手礼之一。凤梨酥和凤凰酥内馅的口味有些区别,凤梨酥是甜馅,而凤凰酥是咸甜口味的,其中在凤梨冬瓜馅的基础上加些咸蛋黄,口味更佳。

您也许还喜欢:

昆明传统小吃:小锅米线

信阳茶文化的代表:信阳毛尖

新加坡茶文化有何不同?

颇具特色的明清饮茶文化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电话:
邮箱: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0 tianqiyubao4.com

闽ICP备18026954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