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木错湖的水系分布特点

更新时间: 2024-06-11 09:30:26

(1)纳木错湖的水系分布特点

分布特点:

1、入湖河流呈向心状,分布不均;

2、河流大多分布在南岸和西岸;

3、北岸河流数量很少。

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约1920平方千米。

纳木错是一个封闭式湖泊,湖区降水衡少,日照强烈,出水途径只有湖面蒸发,每年蒸发的水量为23、04亿立方米;入水途径有两部分:湖水来源主要是天然降水和高山融冰化雪补给,一部分是流域内冰川的融水,另一部分是流域总面积土地上降雨所形成的径流。

(2)纳木错湖简介

1、纳木措,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约1920km2。

2、早期的科学考察认为,纳木措的最大深度为33米,但最近两年对湖泊的重新测量发现,纳木措最深处超过了120米。蓄水量768亿立方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

3、“纳木措”为藏语,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纳木措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 纳木措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3)纳木错海拔多少米高

4718米。纳木错的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平方千米,“纳木错”为藏语,这个湖的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淖尔”,两个名称都是“天湖”之意。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的中部,在那曲市的东南边界和拉萨市区划的西北边界上。

纳木错形成演变:纳木错形成于古近纪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初始湖面开阔且湖水深,这可以从古湖堤岸线分布的高度看出。进入第四纪后,因大陆板块碰撞挤压,西藏高原不断隆升,气候日趋干燥,湖面随之缩降。

经过百万年的变迁,现今在纳木措的外围,留有三层古湖堤岸的遗迹。其中最高的一层,高出目前的湖面80米。这些古湖堤岸的遗迹,显示了纳木措湖面缩降过程的前后次序。

(4)纳木错湖有鱼吗

纳木错湖中盛产高原的无鳞鱼和细鳞鱼,湖中鱼类主要是鲤料的裂腹鱼和鳅科的条鳅。这些鱼和平原地区的同类鱼不一样,是200万年以来由这里原有的鱼类,随着地壳地隆起,适应高原的特殊环境,逐步变异演化而来的。有些鱼还保留着头大尾短的原始特征。裂腹鱼一般可长到一二公斤,大的可长到七八公斤甚至几十公斤。

纳木措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二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早期的科学考察认为,纳木措的最大深度为33米,但最近两年对湖泊的重新测量发现,纳木措最深处超过了120米。蓄水量768亿立方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电话:
邮箱: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0 tianqiyubao4.com

闽ICP备18026954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