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更新时间: 2024-06-01 16:54:18

一)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1、天时:农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这天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月球、太阳或其他天体对地球上单位质量物体的引力和对地心单位质量物体的引力之差,或地球绕地-月(日)质心运动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与月(日)引力的合力)最大。

2、地利:跟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有关。钱塘江南岸赭山以东近50万亩围垦大地像半岛似地挡住江口,使钱塘江赭山至外十二公里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进难退。

杭州湾外口宽达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仅宽几公里,江口东段河床又突然上升,滩高水浅,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

层层相叠。其次还跟钱塘江水下多沉沙有关,这些沉沙对潮流起阻挡和摩擦作用,使潮水前坡变陡,速度减缓,从而形成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涌。

3、风势:沿海一带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

二)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1、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

出处:《横江词》 作者:李白

2、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雷震云霓里,山飞霜雪中。

出处:《樟亭观潮》 作者:宋昱

3、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

出处:《钱塘江潮》 作者:罗隐

4、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情此景那两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三)钱塘江大潮最佳观潮地点在哪

钱塘江大潮最佳观潮地点在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海宁市盐官镇处于中国长江三角洲南端,沪苏杭的中心位置,此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观潮旅游胜地,也是国家AAAA级景区,在这里可以观看海宁一线潮,最佳观潮时间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到八月十八。

钱塘江大潮最佳观潮地点在哪

海宁县盐官镇东南的一段海塘是第一佳点,此地的潮势最盛,以齐列一线为著名特色,所以有着“海宁宝塔一线潮”之誉。而盐官镇东8公里的八堡,可观赏到潮头相撞的奇景;盐官镇西12公里的老盐仓,可欣赏到“返头潮”。

盐官镇是良渚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之一,盐官镇属杭州府管辖,为历代海宁州(县)治所在。为中国唯一的潮乡,也是享誉海内外的钱塘江大潮最佳观潮胜地。

另外,钱塘江有一种暗潮,远看波澜不惊,但等到近身时常常难以脱身。所以,观潮过程中要按照现场执勤民警指挥,在指定区域观潮,千万不可爬下堤坝或者停留在危险区域。

四)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1、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出处:《横江词》 作者:李白

2、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雷震云霓里,山飞霜雪中。出处:《樟亭观潮》 作者:宋昱

3、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出处:《七绝·观潮》 作者:毛泽东

4、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情此景那两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出处:《观浙江涛》 作者:苏轼

五)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什么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钱塘江位于我国浙江省,最终注入东海。在它入海口的海潮,天下闻名,每年都有不少游客前来观看这一奇景。海潮到来前,远处先呈现出一个细小的白点,转眼间变成了一缕银线,并伴随着一阵阵闷雷般的潮声,白线翻滚而至。几乎不给人们反应的时间,汹涌澎湃的潮水已呼啸而来,潮峰高达3至5米,后浪赶前浪,一层叠一层,宛如一条长长的白色带子,大有排山倒海之势。诗云:“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潮头推拥,鸣声如雷,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电话:
邮箱: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0 tianqiyubao4.com

闽ICP备18026954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