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历史意义是什么

更新时间: 2024-06-02 06:53:46

(一)辛亥革命历史意义是什么

辛亥革命历史意义是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政府,人民获得了自由平等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得到了传播,思想上得到了解放。

在1911年10月10日的夜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熊秉坤打响了第一枪,武昌起义正式爆发。在起义军的反复进攻下,武昌被占领。在10月11日的黎明时分,起义军商讨建立湖北军政府,并推举黎元洪做都督。在武昌起义的第四天后,清政府任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镇压武昌起义。

在11月8日,徐绍桢在南京城外的秣陵关宣布起义。22日,孙中山发电发示只要袁世凯赞同清帝退位,他便让位给袁世凯。袁世凯知道后,立马开始“逼宫”。在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任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在1912年2月2日,皇帝退位,后袁世凯上台。

(二)辛亥革命的开端是

1、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开端的标志。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首义、武汉首义,是指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

2、武昌起义军事总指挥为蒋翊武,参谋长为孙武,总理为刘公。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辛亥革命。武汉辛亥革命军政府旧址现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三)辛亥革命电影简介

1、《辛亥革命》是由张黎和成龙执导,赵文瑄、李冰冰、陈冲、孙淳、房祖名、胡歌、余少群、杜宇航等主演的革命战争片。

2、该片讲述了晚清末年,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到了危亡之际。改良派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决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体制的故事。该片于2011年9月23日在中国内地公映。

(四)辛亥革命电视剧分集剧情

1、《辛亥革命》第1集

国难深重:主要反映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和历史必然性,深刻阐明革命是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是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深重。甲午战争更是将中国推向了亡国灭种的边缘。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先进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种种探索先后遭到失败,血的教训使一部分人走上革命道路。

2、《辛亥革命》第2集

革命同盟:主要反映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掀起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物质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转变为革命派,一批革命团体相继成立。在孙中山的领导下,革命团体联合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理论,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对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3、《辛亥革命》第3集

烽火四起:主要反映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全国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同盟会直接领导和发动多次武装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风声所播,全国震动。革命者的事迹和思想,迅速传遍全国,推动了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也爆发了成千上万次人民群众自发反抗清廷的斗争,加速了清王朝的瓦解。

4、《辛亥革命》第4集

武昌首义:主要反映武昌首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在武昌首义的鼓舞下,全国各地积极响应革命,纷纷起义,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南京临时政府创建,制定了各项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政策措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5、《辛亥革命》第5集

艰难顿挫:主要反映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维护共和制度与袁世凯专制独裁行为的斗争。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果实后,一步步地推翻共和制度,恢复独裁专制。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又组建中华革命党,坚持反袁武装斗争。袁世凯复辟帝制在护国运动和全国人民的反对声中最终破产。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和混战,上演了一幕幕政治丑剧闹剧。孙中山等对破坏共和的种种行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始终没有取得根本胜利。

6、《辛亥革命》大结局

复兴新途:主要反映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亲密合作,共同推动革命向前发展。孙中山在绝望中遇到了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和苏俄的帮助下,国民党同共产党进行合作,推动了革命的顺利进行。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反动派背叛了革命。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成就。最后总结辛亥革命的重要启示和经验,号召中华儿女紧密团结起来,共同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电话:
邮箱: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0 tianqiyubao4.com

闽ICP备18026954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