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什么

更新时间: 2024-06-12 22:47:48

(1)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什么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从1918年11月的"公理战胜强权"庆典,到次年1月的巴黎会议,短短两个月时间,当时的中国充分诠释了"自古弱国无外交"的定律,所谓的"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从5月1日开始

(2)关于五四运动的电影有哪些

1919年5月4日,一群青年奋起高呼,奔走街头,为民请命,抗议北洋政府的不作为,抨击列强对中国的无理压榨。这就是著名的五四运动,五四青年节也由此而来。那么关于五四运动的电影有哪些呢?

1、《我的1919》。影片中当时并不强大的中国想要在列强环伺的国际社会中讨回公平,讨回主权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是,在列强贪婪,凌厉的目光前,中国终于挺起胸脯说:不!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离不开千百万青年奔走抗议。从此开始了中国本世纪新的篇章。

2、《伤逝》。影片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涓生的手记”贯穿始终,并出现大量回忆、幻想、幻觉等主观镜头,使其体现了原小说沉郁、凝重的基调。五四青年人的不畏艰苦,积极向上,挥斥方遒的精神风貌却在影片中得到完美的呈现。

3、《建党伟业》。影片用蒙太奇的手法,讲述了辛亥革命、护国战争、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再现了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重温了李大钊、陈独秀、张国焘、周恩来、蔡和森、向警予等人历尽千难万险和不懈抗争,终于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历程。

4、《开天辟地》。影片通过中译本《共产党宣言》问世”、陈独秀出狱”、李大钊演讲”、三次论战”、湘江渔歌”、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留法支部集会”、京城脱险”、共产国际代表抵沪”、‘一大’会议风波”、南湖飞虹”等重大历史事件和恢宏画卷,让观众领略和感悟到可歌可泣、彪炳千秋的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3)五四运动的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它的斗争对象直指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表现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史五四运动上前所未有的。它充分发动了群众,工、商、学联合起来,农民也有部分参加了,实际上揭开了全民族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

2、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军阀统治的黑暗,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决心和觉悟;促进了全国人民对改造中国的问题的反思和探索,也促进了新思潮的蓬勃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五四运动既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又开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从此,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民众的力量得到了广泛的发动等,这些不仅使五四运动本身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涵,还直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阶级上、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条件。

4、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4)五四运动的名言

一个强者要有三个基本条件:最野蛮的身体,最文明的头脑和不可征服的精神。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

最纯洁的信仰是对于高尚理想的信仰;他是超越个人的祸福观念的。生前的利害不足萦其心,生后的赏罚也不在其念。

(5)五四运动的格言

一个强者要有三个基本条件:最野蛮的身体,最文明的头脑和不可征服的精神。

最纯洁的信仰是对于高尚理想的信仰;他是超越个人的祸福观念的。生前的利害不足萦其心,生后的赏罚也不在其念。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电话:
邮箱: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0 tianqiyubao4.com

闽ICP备18026954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