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苏酒是什么,你喝过吗

更新时间: 2024-06-21 11:24:22

①屠苏酒是什么,你喝过吗

酒,这种东西对于人体来说有益也有弊。由于酒的盛行,犯罪率急剧上升。酒精能麻痹人脑以至于做出出格的行为。酒大部分是酒精物质的,民间酿的酒大多是粮食制成的,对人体是有益的。那么屠苏酒是什么呢?不妨来酒文化里看看。

这种药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的。孙思邈每年腊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孙思邈还将自己的屋子起名为“屠苏屋”。以后,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

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也就是说合家欢聚喝饮屠苏酒时,先从年少的小儿开始,年纪较长的在后,逐人饮少许。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有人不明白这种习惯的意义,董勋解释说:“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

这种风俗在宋朝仍很盛行,如苏轼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中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苏轼晚年虽然穷困潦倒,但精神却很乐观,他认为只要身体健康,虽然年老也不在意,最后罚饮屠苏酒自然不必推辞。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直至清代,这一习俗仍不衰。今天人们虽已不再大规模盛行此俗,但在节日或平时饮用这些药酒的习俗仍然存在。

因屠苏酒的配方出自华佗,又为孙思邈,张仲景,李时珍等诸多名家所推崇,无数典籍所传载,以及汉族民间千百年实践之口碑,使其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和无可比拟的影响力。久而久之,元旦佳节饮屠苏酒便形成了民风民俗。

遍及全国各地和多个民族,朝野共之,代代传承。无数名人和典籍均有记载和遗篇。在中国为数不多的历史文化名酒中,屠苏酒一枝独秀,文化内涵无与伦比。有些地方,还传为神话,以为屠苏酒不但能防治百病,甚至可赐吉祥、降福祉。

②屠苏酒的配方

制作屠苏酒所需要的材料有肉桂22克、防风30克、菝葜15克、署椒、桔梗、大黄各17克、乌头7克、赤小豆14枚,具体做法为:将上述材料磨成末装入绢袋中,春节前一日,将盛有药物的绢袋沉入井底,次日正月初一早晨取药,浸入一瓶清酒中,煮沸数次后即可饮用。

③屠苏酒是什么

1、屠苏酒,古时汉族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故又名岁酒。屠苏是古代的一种房屋,因为是在这种房子里酿的酒,所以称为屠苏酒。

2、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

④古代过年会喝屠苏酒谁先喝

古代过年的时候喝屠苏酒,按照规定是年少者先喝,年长者后喝,在《荆楚岁时记》中就有记载,而古人此的解释是,年轻人过年后长大了一岁,先喝酒有祝福的意思,而年老者过年后意味着又失去了一年的时间,后喝酒同样希望替他们多保留一点时间。

古代过年谁先喝屠苏酒

在中国古代过年的时候,有喝屠苏酒的习俗,不过在喝屠苏酒的时候,也是讲究先后顺序的,通常是年少者先喝,年长者后喝,宋朝苏辙在《除日》一诗中描述:“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就是说因为年长,所以每年在春节喝屠苏酒的时候,总是排在最后的那个。

在《荆楚岁时记》中说道:“必饮酒次第,从小起。”就说明了屠苏酒的饮酒顺序,而之所以从年纪小的开始,是因为年轻人过年之后就长大一岁了,先喝酒有祝贺长大的意思,老年人过年后意味着又失去了一年的时间了,所以后喝酒。

关于屠苏酒的起源

相传屠苏酒是由汉末名医华佗创制的,有祛风散寒、避除瘟疫的功效,后到了唐代的时候,名医孙思邈在每年腊月的时候会分为乡亲一包药,让大家用酒泡着喝,除夕的时候能起到预防瘟疫的作用。

后来经过代代相传,在过年的时候饮用屠苏酒就成了一种风俗,在我国各个地区和民族之间都能见到,这也是一种寓意吉祥、长寿以及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种表现。

标签: 屠苏酒 什么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电话:
邮箱: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0 tianqiyubao4.com

闽ICP备18026954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