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面试的特点

更新时间: 2024-06-03 01:10:54

考官组成的结构化 一般来讲,考官不是随机形成的,而是依据招考岗位的需要按照专业、职务、年龄、性别等有一定比例的科学配置,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封闭的运作之中,都是在临考前由面试主管机关在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下,本着“公平、公正”原则来组建的考官面试小组。面试前通过“抽签”的形式决定考官所在的考场,不能凭考官的意愿选择考场。考官的数量一般是5~9名,其中,有一名是主考官,一般由他负责向考生提问并把握整个面试的过程。

测评要素的结构化 测评要素的结构化不仅体现为对考生测试什么、用什么题目来测试等必须根据面试前面试主管部门所做的工作来分析确定,并按照一定的顺序以及不同的分值和权重进行结构设计,同时还要在测评要素下面明确测评要点即观察要点。

测评标准的结构化 测评标准的结构化突出地体现在要素评分的权重系数的结构化上,每一个测评要素都有它的权重系数,而测评要素分值的多少往往根据岗位职责的要求来设定,与权重有关,没有统一的标准。比如说岗位需要一个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人,那么这项测评要素的权重就高,分值也高,以体现岗位的特点和要求。一般来说,权重高的测评要素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工作能力、应变能力、交往能力、敬业诚实等。

标签: 结构 面试 特点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电话:
邮箱: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0 tianqiyubao4.com

闽ICP备18026954号-11